某夜大雪纷飞,其象之异,蜀地难觅。吾妻远距,两地相思,一处闲愁,卿可知之。
洛带长街杏雨残,文殊古刹碧潭漫。
并肩闲过青石道,携手羞凭烟柳栏。
夜永难销风雪骤,独床孤枕素衾寒。
始知又入相思梦,何日何年尽此欢。
这是一首藏头诗,曾经写给的那个人如今已经成为了我的女友,也许叫作赠吾妻更为合适。
曾记平林月上时,逸华如水柳如丝。
丹花翠叶满归径,不舍馨香人未离。
长夜难消风雨骤,落红散尽空余枝。
思惟人命如天命,覆雨翻云未有期。
作于庚寅年二月廿三,记昨夜梦。
书诵声声声迤逦,
同砚齐齐,皆立寒窗议。
涪水绵州千百里,夜深一梦悠悠抵。
晨起凭栏风细细,
雨织如烟,乍暖还寒意。
锦帽貂裘游冶地,空余杨柳无人继。
从别人的身上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,这句话确实不假。这是一首送给即将离校的朋友的一首赠别诗,从朋友收到的反映我看到了学写诗词之前的自己。这首七律是我完全依平水韵遵近体诗格律作的,为了音韵的和谐以及格律的完整,我甚至在颈联采取了小拗、孤平拗救并用的措施。
冬山一片雾遮天,烟锁平林万紫眠。
月上枝头天下白,竹修梅瘦影连连。
飞红几朵逐流水,落绿一川浮静烟。
竹叶青青青旷日,梅花艳艳艳何年?
己丑年中秋夜赏月,似有所得,遂作七律一首予友。格律尚算工整,然意境稍次。
今夜中秋满月时,层楼独上倚阑干。
碧帘寒影染南墙,银汉清光映玉盘。
孤雀叽喳瑟树尖,暮蝉凄切瘦枝端。
明年明月看何处,千里思君望广寒。
另:首句最后用的平声结尾,应押韵。修改了一下,押邻韵,也使得更符合当日当夜的天气情况。修改后如下:
绵雨新停月满园,层楼独上倚阑干。
碧帘寒影染南墙,银汉清光映玉盘。
孤雀叽喳瑟树尖,暮蝉凄切瘦枝端。
明年明月看何处,千里思君望广寒。
己丑年中秋赏月,为应景,故填《人月满》一首。
秋风瑟瑟浮云散,
银汉映婵娟。
草粘白露,
寒蝉切切,
独倚阑干。
千门万户,
华灯竞处,
人月同圆。
夜阑人静,
珠帘半启,
明月枝端。
有个别地方是不符合如梦令的格律的,不过实在是找不到好的替代了,就将就一下了。
晨起倚窗,卷帘而视,叶残花落。始知昨夜呜呜之声乃骤风之所为。观此景,似有所触,盖当是别伊之时与此类。遂填一如梦令,一为寄伊,一为疏闷。仅此二者,无复他求。
昨夜骤风如瀑,
帘卷落红无数。
犹似别伊时,
回首泪湿归路。
何诉?
何诉?
窗外叶残烟冱。
那天无事绉了几句诗,当时只求押韵,没有考虑太多。今天重新看后始觉贻笑大方。做了一些改动,以求能够满足平水韵的要求,押的二冬。重查了入声字,没有问题。只把前两句的前两个意象换了位置,但恰好就是这么一点简单的改动,格律就完整了。
薄雾水云叶色浓,
兰雨荷风裙角憧。
季春暖日亦多情,
开云散雾弄花容。